查看原文
其他

婚姻就是拥抱性别的差异|妇女节特稿

2017-03-08 凯勒 橡树文字工作室

橡树出版之【精彩书摘】

编者按
 
oaktreepublishing

听到许多自认为婚姻难以为继者的理由:性格不合。这个世上没有两个完全性格相合的人,却依然有美满的婚姻,说明性格不合并非彼此婚姻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,而在于彼此忽略了的重要因素:性别差异。橡果对于凯勒《婚姻的意义》恐怕并不陌生,但是,今天在唯一一个以性别而定的节日里,橡树还是希望摘编本文,以期帮助每一对在婚姻里的和试图走进婚姻里的肢体,去拥抱性别的差异!愿此文成为每一枚橡果的祝福!妇女节快乐!


圣经第一次提到人类本身时,也第一次提到了性别。“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,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”(创1:26)。这意味着,我们的男人身份和女人身份不是次生的因素,而是人性的本质。与此同时,《创世记》让我们看到,男人和女人都是被造的,绝对是平等的。男女同按神的形象所造,同样蒙福,共同“治理”全地。也就是说,男人和女人一起参与文化使命,一起执行文化使命,建立文明,建设文化。男人和女人都蒙召研究科学,从事艺术,建造家庭和人类群体。


神把我们造为男人和女人之后,立刻告诉我们要“生养众多”,还要“遍满全地”。神在这里给人类自我繁衍的使命,这个使命反映了他自己无穷无尽的、赋予生命的创造力。我们只有彼此补足,彼此联合,才能繁衍生命。这些经文说明:尽管不同的性别在尊严和价值上是平等的,但又是彼此需要,彼此补足的。


神看见亚当独居,没有伴侣,便说,“那人独居不好。”这是神在宇宙中第一次看到缺陷。亚当是夏娃身体的源头,而神让亚当为她命名。《创世记》叙事中的这些要素,为后来新约“丈夫作头”的话语奠定了基础。然而,尽管神把这样的权柄给了男人,但出人意料的是,圣经并没有说女人低男人一等。圣经说,夏娃是亚当的“帮手”,是“和他相配”的。”(创2:18)



英文圣经用“helper”(帮手)翻译希伯来原文’ezer,这并不太妥贴。“helper”给人的感觉仅仅是帮别人打下手,别人自己也能完成任务。但圣经却几乎总用’ezer这个词来描述神的作为。有时候也用来描述军事援助,例如增援部队,如果没有它,就要打败仗。所以,“帮助”某人,就是用你的力量去补足别人所没有的。女性应当成为“有力的帮助者”。  


 “适合”(suitable)这个词在英文圣经里也翻得不妥。原文是一个词组,直译是“像他又与他相对”(like opposite him)。《创世记》2章的整个叙述过程(男人身体的一部分被取走,用来创造女人),强烈暗示男人和女人若缺了对方都是不完整的。 


男性和女性好像对方的“反面”。他们如同彼此适合的两片拼图,他们并不完全一样,也不是根本不同,他们的差异使他们可以一起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新人。每种性别都是恩赐,是同一支伟大舞蹈当中不同的舞步。


既然神呼召女人成为丈夫的“帮助者”,那么,神必定赋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能力来完成各自的呼召。最明显的是生理差异,女人可以生育后代,但伴随这些生理差异的,还有更微妙的情感特质和心理特质,尽管差异程度不同。


出人意料的是,正是在这点上,女权主义的某些理论类似圣经关于性别差异的教导。男人和女人并非“可互换的、单性的”生物,他们有不同的长处,这些差异导致男人和女人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、达成共识并且发挥领导作用。男人和女人完成同一件任务的方式大不相同,这一点已经得到最近二十年许多实验研究的证实。这些研究表明,男女在思想、感觉、行为、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,都存在深刻的性别差异。



支持这种性别差异的最早的研究之一,是女权主义者吉利根(Carol Gilligan)的作品《别的声音》(In a Different Voice,1982)。出版这本书的哈佛大学出版社认为这本书“引发了一场革命”。在吉利根之前,社会科学理论多强调表面的性别差异,但吉利根认为,女性的心理发展、动机甚至道德推理过程都异于男性。吉利根说,男性通过“孤立”来追求成熟,而女性则通过“依附”来追求成熟。

 

总体而言,男人比较独立自主,习惯发号施令。他们向外拓展视野。他们采取主动。但在罪的影响下,这些特质会变成两种东西:要么变成粗野的个人主义(如果这种能力被偶像化);要么变成依赖别人(如果他完全拒绝神的呼召,并且故意培养其反面特质)。第一种罪是过于男性化,而第二种罪是拒绝男性化。


总体而言,女性则比较注重关系,习惯接受指令。她们善于向内领受知识。她们滋养生命。但在罪的影响下,这些特质也会变成两种东西:要么变成过于依赖(如果对方被偶像化);要么变成个人主义(如果她完全拒绝神的呼召,并且故意培养其反面特质)。第一种罪是过于女性化,而第二种罪是拒绝女性化。


那些强烈否认“人的性别差异与生俱来”的人(在经过医学和科学研究加上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之后,现在这种人比以前少),以为自己在保护女性,最终却贬低了女性。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,想在世上受人尊重,那么霸道的、蛮横的(也是罪恶的)男性行为就是默认的行为模式。社会鼓励女性放弃她们的女性特质,变成“准男人”,或“女汉子”。女性所特有的领导力、创造力和洞察力丧失殆尽,这种现象很普遍,在生意场上、恋爱关系中、甚至在教会事工里都是如此。


在过去三十年里,很多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工作者研究了“他者”(Otherness)问题。我们通过反对“他者”——那些与我们有别的人——来定义自己,这是人的本能。很多人说,“定义自我”的过程使人排斥和轻视他者,就是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,从而自动强化自己价值感和独特感。



基督徒可以承认,我们自义的罪恶欲望常常让我们鄙视那些思想、感情和行为与我们不同的人。人心与神隔绝,这样一颗罪恶的心生出各种骄傲,包括个人的骄傲、种族的骄傲、阶级的骄傲和宗教的骄傲,所以我们总是需要证明自己与众不同、高人一等、胜人一筹,总想赢得某种身份和地位。


两性之间最容易互相产生排斥心理。爱一个异性真是太难了。有许多的误解、愤怒的爆发,还有流不完的眼泪。女人围着办公室饮水机,讲女人的八卦,这时候,男人会向她们投去轻蔑的目光。而女人则还以颜色,嘲讽男人虚张声势、外强中干。谁没听过别人用特别轻蔑的语气说“男人!”或“女人!”?而且,两性之间的鸿沟确实看似无法弥合。我们不能理解对方。


并且,既然人心的默认模式是自以为义,我们又不能理解异性,所以我们就认定对方不如我们优越。但是,男人和女人一旦失去或否认他们“独特的尊贵地位”,他们就失去了一种重要的知识,不会与异性交往,不会欣赏异性。


然而,基督徒婚姻观的宝贵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来。按照圣经的观点,婚姻正好弥合了两性之间的鸿沟。婚姻就是完全接纳性别的差异。


我们在婚姻里接纳配偶的性别角色,虽然我们仍然有许多困惑和挣扎。在婚姻过程中,我们逐渐成长,生命日益丰盛,而婚姻给我们的教导是独一无二的。因为,正如《创世记》所言,男性和女性好像彼此的“反面”——截然不同,却彼此补充;若离了对方,自己就不完整。神对已婚夫妇的计划,就是让我们去拥抱他者的不同之处,二人合而为一,而这只能发生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。哪怕在原子的层面上,整个宇宙都是靠正负电荷的吸引力所维系的。事实证明,“拥抱他者”确实是使世界赖以存在的奥秘所在。


作者:提摩太•凯勒、凯茜•凯勒。本文摘自《婚姻的意义》,上海三联书店,2015.02


相关阅读:

1、女性,完全了这些经典 | 妇女节特稿

2、一定要读《婚姻的意义》的7大理由

3、在没有爱的感觉时,仍然可以爱



“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”征稿启事

橡树和查尔斯·泰勒一起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时代,你是否认同?如果认同,你如何给它一个定义?如果不认同,你又有什么高见?不要犹豫,拿稿来说话!把你心中呼之欲出的想法写成文字发给我们吧!采纳后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。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:oaktree_amos@qq.com。

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!

橡树文字工作室定期发送橡树图书书评、书摘、橡友会信息
微信号: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

购《世俗时代》,请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——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